开栏语
2023年4月,以“专精特新 匠领未来”为主题的首届精匠奖评选活动圆满结束。首届活动就已征集超百个企业、产品共同参与其中,并获得了来自各界人士的认可。
2024年,主办方将持续推动精匠奖,扩大活动影响力。为此,主办方成立走访小组,发起特别策划栏目《寻找中国陶瓷“专精特新”》,计划深入广东、福建、江西、山东、四川五大陶瓷产区的特色企业,进一步推动中国建陶行业的良性发展。
9月18日-23日,走访小组首先开启了“三省行”,先后走访了江西高安、山东淄博和四川夹江三个产区共14家企业,以及高安建陶基地管委会、山东建陶协会、淄博陶瓷总部基地及陶业时讯、陶商资讯等,受到热情接待,得到大力支持,整个行程可谓干货满满。
接下来,华夏陶瓷网将以连续报道和短视频点评的形式,为大家奉献一顿特别的“精神大餐”。
在此,特别鸣谢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福建省陶瓷行业协会、精匠奖组委会、晋江市建材陶瓷行业协会、高安市陶瓷行业协会、山东省建筑卫生陶瓷行业协会、夹江西部瓷都陶瓷协会对本栏目提供指导意见。
特别策划栏目:寻找中国陶瓷【专精特新】
栏目特别赞助:福建建博会
淄博,一个被齐文化浸润三千多年的历史名城,驰名世界的瓷都之一,其陶瓷和琉璃并称双珍且拥有悠久的历史。
同样地,淄博也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的重要新兴工业城。背靠“山东中部、南北狭长”的优越地理和交通位置,以及早期依托丰富的煤炭资源带来的能源优势,重工业在淄博迅速崛起。
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淄博也相应集聚了各类的相关企业,以此形成了原辅材料、装备、人才的陶瓷产业集群,一举成为“全国供应链采购”的不二之选。与此同时,凭借着完整的产业链优势,大量的科研成果以及花色和工艺上的创新雨后春笋般涌现,藉此,淄博不仅在瓷片中获得一席之地,也奠定了其“北方重要陶瓷生产基地”的地位。
对于昔日的盛况,山东省建筑卫生陶瓷行业协会秘书长宋超谋表示,淄博之前的配套很完整,人、材、物都具备,也正因为这样的特点,山东在花色工艺的跟进和变动上更快,也可以更灵活处理。
然而,光明和黑暗的转换也只在一瞬间。2015-2018年间,受环保整治影响,利润薄且粗放型的熔块等大量原辅材料企业,逐步被驱逐外迁。宋超谋表示,2017年是淄博的重要拐点,原辅材料企业已经不是被腰斩,而是直接砍掉了近三分之二。
接连的整治风暴结果是,迫使大量原辅料企业完全放弃国内市场,转而进攻国外。包括陶瓷企业在内,也陆续一夜间消失。淄博也从神坛跌落,失去了原有的规模和科研优势。而今,在受到产业结构调整重挫过后的今天,淄博全年产能从高峰的10亿平方米压缩到3亿平方米,与此同时,由于被列为“2+26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整改名单,淄博全市实行错峰生产,企业生产开窑全年不足300天。
那么,如今支撑着淄博“北方重要陶瓷生产基地”光环的还有什么?在此次产区江西、山东、四川三省调研中,我们按计划选取了代表淄博产区“专精特新”方向的优秀企业金狮王、统一、佳诺、新博等进行了走访,并了解他们最新发展动态。
而这当中无一例外的是,企业在介绍自身个性、差异化之路所取得成绩的同时,也承认在山东做陶瓷“不适合做品牌”。这背后的一大原因是,大部分山东产区的陶瓷厂都只有一两条窑,而且是窄窑。其中,一万平方米的产能就占了五分之一,这样的“小规模”显然无法支撑专卖店。
不过,被环保洪流冲掉原有的优势,又囿于产能等因素出不了品牌的山东陶瓷产区,是否一定要学广东企业的品牌化运营?小编的回答是,这倒不一定。因为当下经济繁荣期已经过去,房地产拐点之后,存量市场极度内卷新变量下,山东产区的少窑、小窑模式,像福建产区那样,其实既不适合做规模,也不适合做品牌,反而更适合市场聚焦,差异化运营。
一句话,今天的山东陶企,更应该聚力“专精特新”,也即做细分市场、圈层市场、小众市场、B端市场,比如,商业项目,公装工程,以及柔性定制交付等。而换一个角度看,“专精特新”做到极致,不也成就了相应渠道的品牌?
走访小组:福建建博会、华夏陶瓷网
本期产区:淄博产区
走访时间:9月下旬
· 企业排名不分先后 ·
01.
金狮王:
专业toB项目实力品牌,
渠道建设和产品研发成有力抓手
作为山东产区的规模型代表,金狮王集团在25年的发展中,目前已成为专业的渠道型实力派品牌,旗下共有8条生产线,其中金狮王品牌有2条生产线,日产达2万平方米。除此外,对于立足长江以北的金狮王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