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

“疫情”成陶企分水岭:西方强劲复苏,东方“至暗时刻”

字号+作者:华夏君 来源: 2022-05-12 17:58 我要评论()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

 01

一季度海外头部企业普遍强劲增长

莫霍克工业营收同比增长17.3%

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的报告说,就已公布的2022年1季报来看,海外头部陶企整体运营情况良好,尤其相比较国内企业,可以说是很优秀。

比如,产能排名全球第一的莫霍克工业2022年一季度营业收入达30亿美元,同比增长17.3%(按固定汇率计),实现净利2.46亿美元,同比增长3.80%。

其中,全球瓷砖业务营收受到全球各地市场业务增长的驱动,同比上涨18.5%,为10.65亿美元。这得益于莫霍克工业在全球所有市场的业务增长。

分析季报显示,欧美地区千禧一代对住房的需求增长,旧房翻新需求增长。

墨西哥Lamosa集团一季度营业收入为88.47亿墨西哥比索,同比增长45%,实现净利15.73亿墨西哥比索,增幅达100%。

其中Lamosa集团海外(主要是美国市场)销售额为36.57亿,同比增长71%。

泰国建材制造巨头SCG一季度实现营收1524.94亿泰铢,同比增长24.9%,实现净利88.44亿泰铢,同比下降41%。

其净利的同比下降主要是受到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同时由于销售额上涨的带动,净利环比实现上涨。

具体到陶瓷砖业务,由于通胀和经济恢复缓慢的影响,泰国本土销售同比仅上涨2%,但国际业务上涨了6%。

沙特SaudiCeramic在一季度的营业收入为3.96亿里亚尔,同比下降10.03%,叠加营业成本上升影响,净利5023千万里亚尔,降40.35%。

02

疫后全球建筑业进入扩张阶段

化解能源和原材料涨价压力

而较早些时候,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还报道说,2021年海外13家头部上市陶企,各大上市公司的业绩。

2021年13家海外头部企业总销售额同比2020年几乎都实现了不同程度的上升,其中墨西哥Lamosa集团增长幅度最大,为40%。

相比销售,各海外上市公司的净利润整体增长幅度更大,共4家企业净利润同比增长接近甚至超过100%。

而若考虑自然年度数据与财年数据的比较结果,净利润翻倍的企业达7家。

就其原因,首先外部环境而言,虽然全球建陶行业都受到能源价格飙升和原材料涨价的冲击,但全球多个建陶产区所在的建筑市场疫后完全不再封控后,整体复苏迹象明显。

而就内部环境而受各国政府及国际间组织为提振经济而推出的各项投资计划的驱动,基础设施及房产建筑市场增长强劲。

2021年世界建筑投资额达到破纪录的水平,从世界范围内来看,除了日本、德国和美国,其他国家的建筑投资增速均超过GDP增速。

但即使是在美国,2021年,新房开工量连续第12年上升,达到了2006年以来的最高点。

意大利陶瓷工业协会数据,2022-2025年,全球建筑业都将处于扩张阶段。

事实上,三年疫情期间,部分海外头部陶企还积极地在海外建厂生产。最典型的是排名第一的Mohark Inudstries。

该企业位于8个国家的23家工厂生产的瓷砖总量是美国本土瓷砖出厂量的将近三倍。

在美洲、东南亚、欧洲等地,陶瓷企业向海外扩张的现象都并不少见。

这在全球经济普遍回暖的背景下,多国布局的优势直接促进了利润的增长。

03

国内上市陶企一季度成绩空前差营收/利润双降

再来看下国内三家上市建陶企业,一季度营收下降,降幅均在10%以上,其中帝欧家居降幅最大,为33.99%。

至于利润表现,一季度三家公司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大多数为负,同比上年同期下滑很明显。

个中原因,最明显的可能还是人人都有的疫情下断,防疫层层加码,甚至一刀切的问题。

当然,一季度上海、深圳等地疫情较严重,所以这两个城市周边影响很大。

不过还有一点更重要,即随着去年恒大等的爆雷,陶企对房地产相关业务采取相对谨慎的态度,不敢轻易合作导致压款。

国内今年一季度营收增长有两家,即蒙娜丽莎和天安新材。但两者各自都有特别原因。

蒙娜丽莎是因为2021年新增了高安、西樵、藤县的生产线投入生产,故2022年一季度的营收同比上年同期增长。

天安新材营收翻倍主要是由于2021年完成了对鹰牌陶瓷的收购所致。

接下来,我们再看去年的年报业绩。2021年,五家建陶生产企业营业收入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蒙娜丽莎43.64%的增幅最大。

还是上述原因,全年共15条新生产线在报告期内投产,使瓷砖生产量和销售量都大幅增加。

至于利润方面,除悦心健康外,其他几家主营业务为陶瓷砖生产销售的企业扣非后净利降幅达40%以上,甚至接近腰斩。

国内优秀陶企去年进入增收不增利,出工不赚钱的恶循环,主要原因还是双碳战略及疫情下供应链紊乱,导致天然气、煤炭等能源燃料价格大幅上涨,各类原辅材料也大幅涨价。

而另一方面,终端又无力将产品提价,所以只能自己消化成本,做低毛利率。

04

垄断竞争阶段海外上市陶企总产量占比本国20%以上

那么,为什么国外上市陶企这么猛呢?

除了前面已经讲的,后疫情时代西方经济全面复苏的大环境。

首先从市场布局看,海外上市企业是真正的全球市场均衡布局,可以东方不亮西方亮。鸡蛋不放一个篮子,经营风险小些。

而国内企业主要都集中做国内市场,高度内卷化生存,习惯了低成本、规模化经营,降维打击、价格战是最普遍的打法。

而海外陶瓷行业总产能就不是很大,品牌也不是很多,加上海外市幅员辽阔,大部分企业习惯差异化经营,内卷化程度没有那么高,故正常的毛利率可以得到保证。

其次,海外头部上市陶企瓷砖产量占本国总产量的比重普遍高于国内上市陶企的占比,甚至部分超过本国产量的10%以上。

若以多家合计论,海外主要上市陶企的总产量很多占比达本国总量的20%以上。换言之,人家的品牌集中度、市场集中度比我们高。

品牌集中化任务完成,意味着行业大洗牌也已完成,头部企业真正形成,它们已经有足够的实力应对任何严峻的经营环境。

05

海外抗疫“躺平”市场复苏

为什么中国一季度出口-14.50%?

当然有一点是,按照当下海外市场强劲复苏的态势,中国瓷砖出口今年也应该好于前几年。

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1-12月,中国陶瓷砖出口40.86亿美元,相比2020年的41.11亿美元,下跌0.61%。

如果换以人民币计价,2021年1-12月,出口264亿元,相较2020年同期的285亿元,下滑幅度达7.27%。

再来看下今年第一季度情况。2022年3月,中国陶瓷砖出口总额为2.52亿美元,同比下跌3.47%。

综合1-3月数据来看,2022年第一季度,我国陶瓷砖出口总额为7.01亿美元,同比下滑14.50%。

怎么来看这个“-14.50%”?

前天下午拜访佛山瓷砖出口业务做得比较大的纳莱格思,获得的消息是,今年第一季度出口业务保持较大增长。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纳莱格思是品牌化出口。相对其他大多数出口较低级市场的企业,纳莱格思定位要高许多。

这倒也不难理解。因为意大利、西班牙因为俄乌战争的影响减产了。

据报道,由于受欧美制裁俄罗斯天然气影响,首先是意大利、西班牙陶瓷业受到严重冲击。此外,俄罗斯、法国、德国、土耳其等的陶瓷产业虽然规模没有意大利大,但也受到很大影响。

据悉,过去十年,意大利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度从27%猛增到43%,意大利九成天然气需要从国外进口。

不仅是天然气,乌克兰粘土占意大利陶瓷工业使用的所有原材料的 25%。

俄乌冲突爆发后,意大利瓷砖行业处于一个矛盾的境地:企业有大量的订单,但是无法生产。

意大利工业陶瓷协会曾经表示,如果气价保持当前水平,今年意大利产量可能下降30%。

意大利可能需要从土耳其、阿拉伯国家和印度进口瓷砖填补需求缺口。

同样,受制于由于能源和原材料成本增加,西班牙、波兰等国的陶瓷厂产能也受到极大影响。

俄乌冲突爆发不久,西班牙陶瓷制造商协会对外发出一份声明指出,今年西班牙陶瓷行业正经历着近年来最严重的一场危机。

乌克兰每年向西班牙出口超过300万吨粘土,其中超过160万吨进口到了西班牙的Castellón(卡斯特利翁)港。

而Castellón正是西班牙主要的陶瓷产区,产量占全国90%。

06

俄乌冲突对亚洲陶瓷的影响失去高质粘土供应

此外,俄乌战争也严重影响印度陶瓷制造上游原材料供应链。

尽管印度本身也是亚洲粘土的一大重要产区,但事实上过去从乌克兰进口粘土的集装箱从未在海面上停止过。

俄乌冲突发生后,印度拉贾斯坦邦的粘土虽可以替代乌克兰进口,但却很难生产出高品质的瓷砖。因此几家印度头部企业依然在进口乌克兰的粘土。

孟加拉国陶瓷服装制造商协会主席Md Sirajul Islam Mollah表示,目前有78家公司在孟加拉国建陶瓷厂,共投资了约1300亿塔卡。

而该国全年陶瓷行业营业额超过700亿土耳其克朗。其中,每年出口产品价值约100亿塔卡在俄乌战争之前的过去两年里,原材料价格已经飙升了35%至40%。

而现在,包括Akij和Abul Khair在内的五大公司,由于战争,都不再从乌克兰进口粘土。

即使他们从其他地方进口原材料,他们也不得不在价格和质量上妥协。

Akij集团(销售和营销、刨花板和陶瓷)总监Khourshed Alam告诉《商业标准》说,乌克兰粘土的质量相对更好,而其价格也比其他欧洲国家低至少10%。

但现在他们必须从马来西亚进口原材料,而且得以更高的价格获得。

07

后疫情时代中国瓷砖“走出去”机会锐减

由于包括亚洲的印度、新加坡、越南、泰国、印尼、马来西亚等都采取“躺平”的抗疫政策,导致大量的订单都往东南亚一带流。

前几天,一条越南完成“全民免疫”,外贸订单超过深圳,直追广东的消息被刷屏。

今年一季度,越南货物进出口总额达到1.15万亿元,同比增长14.4%,创下了历史新高。

陶瓷行业也正在出现类似情况。随着性价比极高的中国陶机源源不断地卖到东南亚、南亚(印度、孟加拉)等,赋能这些地区的陶瓷产能迅速增加。

过去,一讲到亚洲陶瓷,我们首先关注的是印度、越南等。今年4月6日,在等待733天后印度陶瓷工业展终于再开幕。对此,大家都很关注。

但实际上,据孟加拉国陶瓷制造商和出口商协会表示,陶瓷卫浴现在是孟加拉国最大产业之一。

该国除了66个品牌,还有100多家中小型制造企业,总计雇用了大约50万人。

上世纪80年代,当地90%的陶瓷产品需求通过进口来满足,但现在本地公司满足了近85%的总需求。

在南美洲,比如巴西,趁着世界杯(2014)、奥运(2016)的举办,扩大陶瓷自主产能。从2012年开始连续四年减少陶瓷进口,扩大陶瓷出口,贸易顺差不断扩大。

2022年1季度,我国陶瓷砖出口前十大目的国,依次为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韩国、马来西亚、泰国、澳大利亚、柬埔寨、秘鲁、缅甸、日本。显然,这也比较吻合亚洲陶瓷产能的分布。

考虑到美国、欧洲对中国瓷砖的已经建立的反倾销贸易壁垒,以及亚洲、南美陶瓷产业的兴起,加上北美地区有墨西哥的产能和日益壮大的美国本土产能(针对中国的反倾销保护了田纳西州唯美工厂)。

所以,未来中国瓷砖出口的目的地国实际上已经很少了。这将严重限制在国内已完全内卷化的大厂们下一波向国外发展的可能性。除非学习纳莱格思自主品牌出口,做中偏上市场的模式。

而大厂们要继续实现“走出去”的目标,也可以学习“非洲模式”,即到出口目的地国直接建厂。

非洲市场目前最适合性价比好的“中国制式”,国内浙江温州人、江西高安人,还有福建人、广东人分别建有旺康控股/鹏盛陶瓷、瑞亚瓷砖、时代陶瓷、特福陶瓷等企业,先后在肯尼亚、加纳、坦桑尼亚、塞内加尔、赞比亚等地建有国营厂。

其中,特福陶瓷是肯尼亚及整个东非地区产能最大的陶瓷厂。其二期工程于2017年5月11日由广州森大和科达洁能共建。

据科达制造《2021年年度报告》显示,到2021年底,科达制造×广州森大已在五个国家建了运营陶瓷厂,共计建成12条线,瓷砖产量合计达到9100万平方米。

非洲过去瓷砖的渗透率很低,这几年在科达制造的推动下,渗透率大大提高。非洲是世界第二大洲,同时也是人口第二大洲(总人口约12.8亿),故此,市场前景不可限量。

08

“防疫战”或成中外陶企分水岭

唯美集团美国工厂的标杆意义

最后总结下。由于国外在防疫上已经基本“躺平”,故真正可称为进入了“后疫情时代”。而国内还在网格化防控、动态清零的抗疫中,故还处在“疫情时代”。因为对防疫的态度,一夜之间,国内国外的产业分处于两个不同的时代。如果因为疫情影响,中国外贸订单承接力不够,订单转移到越南、印度这些地方,那么对这两个国家陶瓷制造力的提升会是重大的利好。所以,接下来,中国瓷砖要“走出去”只有一条路,即走自主品牌+高附加值之路,这样既不浅卖“国土”,又可规避反倾销。但这样一条路,当下国内大大小小的企业又有几个有能力可以走通?有人说,“攘外必先安内”,国内都没有决出真正的头部品牌,如何能与海外劲敌拼杀?这听上去似乎也很有道理。但是,话要说回来,如果要等到国内决赛结果出来,再打“国际赛”,那有可能就更难打了,因为竞争对手多了,且都成长起来了。还有一点要反问:如果不早点去国外与强敌竞争,又怎能炼就超强的本领?怎能真正成为本土市场的头部?这一方面可能只有唯美集团一步做到位了,即他们2017年在美国田纳西州直接建成工厂,并且目前已运作良好。虽然唯美集团出口比重并不高,尤其是自主出口市场层级也有限,但其通过美国工厂建立起来的全球化运营能力,将使之未来可以更加快速地拉开与国内同行的距离。

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